背景

第一银行创立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,在一般民众的心中有着可靠务实的印象。不过随着数字科技的演进,新世代用户使用网络银行的比例逐渐升高,以 GO survey 在 2014 年的在线调查为例,台湾网络用户的网银使用率已高达 89.6%,金融服务数字化的趋势已经很明确。 也让过去较少着力在数字服务的第一银行,在业务推展上面临了不少挑战。

先找关键问题,才能
翻转创新

光做一个界面的视觉改版是不够的,必须要找到关键的问题。从 2000 年初的第一波网络银行建置潮,到后续的 Bank 2.0,许多的基础服务都陆续转移到数字媒介;再到 Bank 3.0,银行本身不再是个据点,而变成一种行为跟服务。在这样的变迁之下,我们访谈了 30 多位网银用户,了解他们对于金融服务的广泛需求,以及既有网络服务的使用脉络。

结果很有趣,70% 的受访者对于现今网络银行的功能感到熟悉,而且没有太多操作性的问题。但是在仔细探究之下,一般用户对于常用的几个项目,像是帐户总览、转账、换汇等,却有更深的期待,尚未被好好满足。在各家网络银行的承做业务都大同小异的状况下,如何以用户的观点来重整功能架构,并且优化每一个环节,会是最后胜出的关键。

跳脱框架,反思为什么
要有账户总览?

从银行的功能面来看,「账户总览」就是把帐户里的各项数据,被动地呈现出来;但是从用户的角度来看,这比较像是主动了解自己的过程。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,同时也梳理思绪,并且神清气爽地做好财富管理。

1

更全面的财务分析

台币,外币,基金与黄金存折,所有关于自己的财务状况,透过图表可视化,全部一目了然。

2

更直觉的账户管理

我要转账给谁,用哪个账户缴费,都是每个人心中再自然不过的想法。我们在每个账户后面都加上了相关的操作按钮,让使用上更加直觉简单。

3

更贴心的信用卡提醒

在前期的研究里,有高比例用户在意自己的信用卡消费。最后的设计上不仅有缴费日期提醒,甚至有实时的消费金额显示。

转账&换汇
常用功能如何做到更好?

转账跟换汇,是两个最常用的网络金融功能。尽管常用,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,大部分的受访者在操作时都还是很紧张,深怕不小心弄错金额跟交易内容。

该如何利用这样的紧张情绪
让设计变得更好?

适当的紧张感能让操作时更专注与谨慎,好的设计应该要利用这样的紧张情绪,帮助用户更专注,更有效率、更肯定地完成既定的目标。

更好理解的输入格式

一般的转账总是有许多表格字段需要填写。为了帮助用户更容易专注与理解,我们将字段整合成最令人熟悉的三个组群,分别是转出账户,转入账户与金额。

强调最重要的信息

确认页里的数据很多,但用户最在乎的就是转账账号与金额。我们特别放大字型并用鲜明的颜色标记,方便用户对照和确认。

明确的结束点

为了消除紧张感,在转账完成后特别强调了成功的讯息,明显的图标与讯息,让用户可以放心的松一口气。

让广告不像广告
变成每个人都在意的优惠

传统的网络营销,往往塞了很多丰富的图文内容,但是点击率却仍旧偏低。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,每一个动作,背后都有个目的跟动机;了解用户的潜在动机,才有更高的机率,可以做好沟通跟引导。所以,与其塞更多的广告,我们建议以人为本,用个人化的服务跟提醒,来帮助用户。

传统的旧式广告

旧式广告是我们常见的 Banner,图片看起来都很吸引人,但用户一旦意识到那是个广告之后,就不会去进行点击。

广告其实是一种动机

比起广告,更重要的是行动。于是我们将广告内的讯息结合了事件提醒的功能,让相关消息在活动截止日前播放,透过改变广告的形式与限时的压力来增加点击的动机。当用户进入换汇的流程里,输入欲兑换的金额后,我们直接计算并显示2%的优惠下所能省下的金额给用户参考,让广告变成真实的行动,以提高广告的转化率。

传统的旧式广告

旧式广告是我们常见的 Banner,图片看起来都很吸引人,但用户一旦意识到那是个广告之后,就不会去进行点击。

广告其实是一种动机

比起广告,更重要的是行动。于是我们将广告内的讯息结合了事件提醒的功能,让相关消息在活动截止日前播放,透过改变广告的形式与限时的压力来增加点击的动机。当用户进入换汇的流程里,输入欲兑换的金额后,我们直接计算并显示 2% 的优惠下所能省下的金额给用户参考,让广告变成真实的行动,以提高广告的转化率。

最终设计

最终成效

百年金融品牌,有底蕴的积累,也会有转折的需求跟契机。透过 AJA 的 UX 专业,以及需求访查、脉络分析、概念转化等严谨的设计流程,我们不只帮老品牌穿上新衣裳,同时也从结构面着手,协助客户理解新世代的使用需求,并且细腻精致地落实在数字服务上。在现代金融演化的路上,这是个起点,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翻转起点。

你也想量身订做企业专属的数字金融服务吗?